无缘无故地恨 Beats

既是「玩物」,那就要收拾好「玩」的心情
Publishing date September 5, 2016 Author 阿鲁卡多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言论可能会伤害到一些「发烧友」的情感,请谨慎阅读。

如果要举办一个关于耳机品牌的网络评选活动,最受人鄙视,同时也是收获骂声最多的品牌,恐怕一定就是 Beats 了。有趣的是,Beats 就是在这等强烈的骂声中逐渐成为了现今全球耳机市场上的主力品牌。这种看似矛盾的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变成了今天值得深入探讨的内容。

相信对于很多拥有十年以上「发烧」经历的人来说,自二〇〇八年之后各大音响发烧论坛活跃度的急速增长是非常显而易见的事。Beats by Dr. Dre Studio 的发布、Sennheiser HD800 的发布、Beyerdynamic T1 的发布、Grado GS1000 的发布、AKG K702 的发布(「中国『四大耳机品牌』」占全了)、铁三角饭「放鸽子」事件 全都在这前后一年之内发生。当年和之后的耳机市场是怎样的,通过 CTA(Consumer Technology Association,美国消费技术协会)给出的这组图表 可略知一二:

Number of Headphones Sold by Year

Gross Annual Headphone Sales by Year

不难看出,耳机市场在二〇〇八年之前的两年都保持着过往的安定,而在之后的八年间翻了四番。便携式智慧型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耳机市场的扩张,这当然是非常正当的理由,但 Beats 作为一家创立于二〇〇六年的年轻厂家,在二〇一二年之后占据耳机市场的半壁江山 —— 总市场份额 27%、售价在一百美元以上的耳机市场份额 57% —— 却不是简单地用「跟着苹果公司发财」能解释了的。Beats 一定是做对了一些事情,所以才能赢得大众市场。

我几次三番在知乎的回答和我的文章中提到,过去的耳机是「有用却无聊的玩意儿 」,但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Beats 从诞生之初就不是无聊的玩意儿 —— 不管你是否承认,它附带「酷」的属性成为了真正的卖点,在耳机这个物件被发明近一百年之后拓展了「耳机」的定义。这同时也成为了它为人诟病的特质:许多发烧友热衷于嘲讽 Beats 的音质,它的价格,它的「屄格」,它的用户,甚至于它的一切。这种无缘无故的恨好像一些人常挂嘴边的「智商税」一样,让我感到恶心。

或许有人会认为 Beats 在耳机市场上的成功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错了。以前对耳机毫不关注、对音质毫不关心的人知道了 Beats,通过 Beats 习得了三百美元耳机的价值,认识到了一千美元甚至更昂贵的耳机的存在。这些新人成为了耳机产品的主力消费者,其中一些人还会加入发烧友的行列,这个市场就此从小众走向大众,Beats 定义了市场的结构。曾经三百美元的耳机都算得上是昂贵的产品,超过千元美元的耳机也不过寥寥数款,现在却变得越来越平常 —— 以前几百美元就能买来的「优越感」现在涨价了,这样恨 Beats 似乎就有了缘故。

Beats 耳机「昂贵」的价格,也是常常被人攻击的要点。将 Beats 用户称之为「人傻钱多」,在中文互联网上异乎寻常地常见。许多人会引用到一篇 Beats 耳机拆解分析报告 ,试图证明 Beats 耳机物料成本之低完全配不上它的价格 —— 有意思的是,这份在各大科技媒体之间广为流传的报告,拆解的却是一副假货。尽管他们后来又拆了一副真货得出「制造成本差不多」的结论,但只要眼睛没问题的人都能看得出两者的差别。那些经常讲「Beats 假货比真货好」的发烧友们,真的知道这些吗?

发烧友珍视「音质」,好像耳机的全部意义就在于音质的好坏,也错了。如果你有花过一分钟去读 “Sound Quality” 一词在 Wikipedia 上的释义 的话,你就会看到第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Sound quality is typically an assessment of the accuracy, enjoyability, or intelligibility of audio output from an electronic device.

「音质」通常是指对一种电子产品声音输出的精确度、可欣赏性和清晰度的评估。

关于「音质」,Beats 前任首席产品总监 TJ Grewal 在 接受 The Verge 的采访 时说过这样几句话:

So if you’re an audiophile, the curve is very flat. You’re taking whatever format, whatever curve is coming at you, and you’re pushing it to flat, or what we call reference.

There is a role and purpose for reference in the world, but that’s not how people enjoy music. Our approach to sound is different from everybody else. Instead of an acoustical engineer doing a reference curve, this was, how can we get the same sound and impact as radio?

这就回到了一个老生常谈却又不得不谈的问题上了:音响发烧是否是「艺术鉴赏」,音响发烧是否允许不同的审美意识存在?很显然,现在许多发烧友口中的「听音观」「纠正你的听音观」绝对是实用主义,甚至是消费主义的观念,和「审美」行为断然是背道而驰的两种概念。「娶妻就是生子」「工作只为赚钱」「富豪等于成功」,对于这类论述的批判在中文互联网上随处可见,但「耳机只谈某一种度量规则下的音质」却成了一种被掌握音响主题话语权的发烧友们认可的单一价值取向,「批评 Beats」也变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纵观「音响发烧」的历史,在它 被宣布死亡 之前本来是一项智性活动,是主动探索人、机器和声音存在关系的一种次级方式(创作音乐是高级方式),是一种极客行为,是不拒绝更多可能性的审美。但现在却演变成了一种庸俗的社会活动 —— 给使用 Beats 耳机的人贴上「傻屄」标签,使用 Sennheiser HD800S 就变成了「发烧友」。至于「声音技术怎样发展」「声音如何被创造和传递」「『声音文化』与『机械文化』」这类重要的议题,现在许多发烧友却对此丝毫不感兴趣。这种彻底消费主义化的社会活动、这种贴标签式的极端情绪,正是我坚决反对的「现代音响发烧」。这或许也是我建立「聲音中・介」的初衷之一: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给对音频技术和声音机器感兴趣的人,一切交由你们评判。

最后,引用我之前写过的一篇回答:

对打算开始烧耳机的人,有哪些好的推荐?

说到底,耳机,抑或是别的什么兴趣爱好,对於大多数人来说终归是个「玩物」。既是「玩物」,那就要收拾好「玩」的心情。别看互联网上许多人谈起耳机来头头是道,其实他们自己真正玩过的东西屈指可数;去耳机店、音响展蹭听几次便能写下激昂文字,这样的人我见得太多了。连那什麽捞什子林sir,不也动圈、静电不分么?

请我推荐什么玩物好玩,我大可一摊手,随便列几个品牌型号,这事儿换了谁都能做。但这样岂不是损了您「玩的乐趣」?所以,自己好好玩过便好了罢。世上本无品牌,许多产品也难分优劣;玩时最怕有心无力,想好准备花多少钱玩,便自己去挑吧。好与不好皆是体验,这是「玩」。买来卖去,比上比下,心里时时刻刻装着「性价比」和「二手残值」,那是「作」。换句话说,「作」的人很可能并不是真正地喜欢耳机这样玩物,而只是喜欢「作」这种体验而已,换成别的玩物也一样。

← Next Post 后
关于 AirPods 的一些猜想和回答
前 Previous Post →
写在二〇一六苹果秋季发布会之前 —— 再谈 3.5mm 耳机接口和蓝牙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