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耳听世界

以声音为杖,探索世界
Publishing date August 3, 2016 Author 阿鲁卡多

最近一段时间,「古典音乐」(「作曲音乐 」,下同)在互联网上的讨论似乎随着几档作曲音乐节目的上线而变得热烈了起来。先是刘雪枫「建议女生少听马勒和理查·施特劳斯 」,之后又有田艺苗在微博上说「最懂《马太受难曲》的人是贝多芬 」,这些言论的话题性让关注作曲音乐领域的中国互联网公民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在作曲音乐的乐迷群组讨论中,许多人对这些「科普」「赏析」「入门」类节目保留态度,我完全能够想像到原因。

有一款手机应用,叫作 Blinkist ,号称「让你十五分钟读完一本书」。TechCrunch 是这样介绍它的

Blinkist 新产品背后的创意是,大家在忙碌不停的状态下也能学习新知识,了解那些你没时间阅读的图书的概要,每个要点用一个“眨眼”概括下来,用不了两分钟就可以读完。每本书是由作家而不是算法来提炼,用不上 15 分钟就可以读完整本书,对通勤一族而言,这的确是一款相当方便的应用。

这些作曲音乐节目和 Blinkist 在一定程度上是同样的产品,它们都想要帮助用户快速、方便地学习新知识,了解没时间了解的内容。但它们却也是不同的:提炼精华的文字可能保留了「干货」,而作曲音乐节目却多半和音乐文本无关 —— 作曲音乐节目提供的是「关于内容的内容」(Meta-data),而非「内容」本身(Data)。

学习「关于内容的内容」没有什么不好,它另外还有种称呼叫「文化」。作曲音乐作品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正是由于她随着人类发展深植于人文教化的进化之中,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发掘、研究、学习、传播和传承。作曲音乐节目当然也归于这其中,Charles RosenLeonard Bernstein 更是个中典范。但作曲音乐节目之所以特别,是因为音乐并没有实体,也没有生存形态和内容本质的分离,只有发生的共现和肉体的感知才是实践她的唯一方式。你或许可以通过读书评来获得一本书的内容,但你永远无法通过读乐评来了解它所讨论的音乐是什么。

那么,作曲音乐节目的主要功能(或是说全部功能)就很明确了:「导购」。顾名思义,导购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让你进一步地消费。而在这里,消费所需要付出的就是「时间」—— 时间是体验(experience)作曲音乐(或者说严肃聆听)的最基本要求。

严肃聆听是一项极其耗费时间(time-consuming)的行为,需要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投入(commitment),同时也意味着它代表了一种个人经验(experience)在 1:1 时空中的积累和修炼。面对浩如烟海的作品,总不能囿於肖邦的小品吧?听一部交响曲,短小如莫扎特三十分钟,长如马勒一百分钟,哪怕是囫囵吞枣地听上几遍所花费的时间成本也远大于读一篇「科普」、看一期「赏析」。想要「入门」作曲音乐(如果有这样一回事的话),并不存在「懂或不懂」和「该不该懂」的问题,时间才是大多数人的最大敌人;用金钱交换不到的东西是很贵重的。换个思路来想,《二十一天精通 C++》和「看完这个你就可以入门作曲音乐」在这点上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除了付出时间之外,面对音乐的态度或许更重要。这里并不是说「聆听作曲音乐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态度」,而是指人类应当保有的、在经历了婴儿时期之后被大多数人丢弃掉的「以声音为杖探索世界」的态度。尽管你可能每时每刻都在听,但你并不一定每时每刻都在主动地聆听。世界上的声音那么多,你也应该去听听。

有些作曲音乐节目利用大段的时间、大量的例证试图说明一个道理 —— 作曲音乐没什么高深的,人人都能听;这无疑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获取音乐的成本在这个罐头音乐的时代空前低廉,但这并不意味着「聆听声音」这种行为变得廉价。人人都应该听作曲音乐,人人也应该听爵士音乐,人人更应该听现代音乐和先锋音乐;但想要通过这种行为获得精神上的完足,是需要很努力去做到的事。

说回「以声音为杖探索世界」的本质,就是不要陷入「把发现当发明」「把发明当真理」的逻辑陷阱中,不坠入单纯喜乐的境地,既不盲目崇拜技术和「科学」也不轻视经验和科学的意义,忘掉偶像、形容词和流派(Genre),放耳听世界吧!


本文标题取自:《放耳听世界 - 约翰·凯奇传》

← Next Post 后
非欺骗性的声音合成实践
前 Previous Post →
为什么要听黑胶唱片?